如果你认为比特币狂热已经过了头,那么 BTC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Dado Ruvic/Reuters
105年前,查尔斯·庞兹被捕时,他仅仅在七个月内就筹集了高达2000万美元。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落入了他那套承诺90天内让资金翻倍的骗局投资圈套。
无论你是否注册了加密货币,比特币要么是一项让世界远离腐败法定货币的绝妙创新,要么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仅仅为了购买比特币而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比特币资金公司的出现,要么是天才的金融工程,要么就是类似于庞氏骗局的庞氏骗局。
这种说法或许有些不妥——加密货币并不像庞氏骗局那样明确地依赖新投资者来支付现有投资者的报酬;欺诈虽然有时与加密货币有关,但并非其固有特征。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就是狂热的狂热情绪。过去一年,比特币上涨了80%以上,是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斯达克指数涨幅的四倍;谁知道呢——说不定哪天它就能在90天内达到100%。
现在考虑一个更近的例子。担保债务凭证(CDO)——2008 年之前蓬勃发展的抵押贷款衍生品——与加密货币一样,是一种被炒作的资产类别,但其基本价值却很低(这要归咎于抵押贷款经纪人为了满足狂热的 CDO 需求而发放的不良基础贷款)。
随着CDO热潮达到顶峰,金融工程师们甚至设想出CDO平方——由其他经过切割的CDO混合而成,而这些CDO又将原本岌岌可危的抵押贷款进行切割。不出所料,灾难随之而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特币财务公司就像加密货币世界的CDO平方。如果你觉得比特币狂热已经过了头,那么BTC——一家将部分或全部现金投入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的公司——就更夸张了。
这些团体原本是苦苦挣扎的技术设计师、营销公司或教育咨询公司,如今他们放弃了日常工作,转而投资比特币。现在这样的公司有几十家。
据经纪公司Peel Hunt称,目前全球比特币数量已超过160个。所有这些比特币都受到了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故事的启发。塞勒正是凭借其软件公司Strategy(前身为MicroStrategy)实现了这一目标,并于2020年以来实现了超过20倍的股价增长。Strategy的市值现已远超1000亿美元,是道富银行(State Street)市值的三倍。
在比特币和BTC这个打破传统的世界里,由公司财务主管用低风险工具保护公司资金的理念已经过时——现在,人们开始关注比特币。不仅如此,公司还会筹集新的股权,或者发行一系列债务或可转换债券来扩大其加密货币持有量。皮尔·亨特将此描述为“飞轮”。
对于投资者来说,主要的吸引力似乎在于他们可以利用内置杠杆来抓住加密货币估值的上升势头。
此外,套利还有多个层面。首先,根据你所在的位置,可能存在税务问题。在某些司法管辖区,例如日本,像BTC这样的公司结构比直接投资加密货币征收更低的资本利得税。在其他一些地区,BTC可以通过免税的股票和股份包装完全免税。
监管套利也可能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例如,加密货币ETF在英国尚未获得散户投资者的批准;而BTC则规避了这一限制。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公司架构或许可以规避禁止他们直接持有加密货币或其他另类资产的监管规定。
在一个持续上涨的市场中,规避此类障碍,并通过杠杆BTC实现收益最大化,或许是明智之举。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无疑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尤其是他最近发布的行政命令,为401(k)养老金购买加密货币铺平了道路,以及他的“天才法案”,该法案将更广泛地推动数字资产的发展。(特朗普家族旗下的媒体公司本身也推行了一项20亿美元的比特币资金管理战略。)
只要牛市持续,BTC——与庞氏骗局或CDO平方并无太大区别——就可能繁荣发展。但正如“兄弟们”在2018年和2022年所经历的那样,“加密货币寒冬”往往非常严峻;下一次寒冬来临时,BTC投资者很可能会发现,痛苦也随之而来。